查看原文
其他

闽都大家|“耕夫”陈苏:深耕群众文化“沃土” 播撒民间文艺“种子”

2017-08-16 王礼林 福州新闻网+

人物名片Character card

▲陈苏

陈苏,1949年12月10日出生于福州仓山下渡。大学学历,获文化部评定群众文化专业研究馆员,中共党员。曾任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丶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、福州市城市规划馆馆长、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。现在还担任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副会长、福州市慈善总会理事、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、福建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、福建省艺术收藏协会副会长、福建省集邮协会常务理事、福州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、福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、闽都文化研究会理事。



“我现在也是身体有贵金属的人,也是‘贵人’了。”8月7日下午,记者到其住所拜访陈苏,一见面他便笑嘻嘻地自我调侃道。今年7月中旬,他体检时查出心脏前降支血管堵了近90%、有心梗危险,于是遵医嘱给心脏安装了一个金属支架。


医生嘱咐他,手术完要少运动、多休息,但陈苏俨然把医生的话当“耳边风”。在采访期间他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,忙的丝毫都不像一个退休的人。就一个上午,他便“风风火火”地做了两件事情:参加福州市集邮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;为朋友第二天赴马祖参加邮票首发仪式安排行程。


“虽然忙碌,但我很满足。因为我所做之事既是兴趣,也能发挥自己余光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。”谈起为何退休了还选择忙碌,陈苏答道。


他是福州目前唯一的具正高职称的群众文化工作者。这位文化战线上的“老兵”,从1979年调回福州市总工会文化宫那天起到2010年退休,将人生30年时光都奉献给了福州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。播撒的民间文艺“种子”,在群众中开出了一朵朵“幸福花”。


在市群艺馆馆长任上,他一手推动“激情广场大家唱”,目前已是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, 被文化部授予了群众文化工作最高奖——“群星奖”。自己更是深耕民俗研究,和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一起努力,通过授课、展示、出书等多种形式,为包括福州民间故事丶剪纸等多种民间文化丶民俗项目保留了“火种”,论文还获得文化部“群星奖”。


他的自我评价是对人、对事“热情,乐观, 执着”。他认为,群众文化工作者应成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活动家,到哪都要跟群众打成一片。当谈起用如此多精力在工作上值不值得时,他回应道,“我们很像‘万金油’,平常不显眼,但一到关键时刻,什么地方需要你,一抹还挺管用。每当成功组织一场场活动,让百姓笑逐颜开时,人生有了价值,怎么辛苦都值了。”



▲陈苏参与编辑的《闽都橄榄文化》


“现在老外船员一说‘china tower’,就知道指‘罗星塔’。而罗星塔英文名字叫‘PAGODA’,据说来自福州方言的“八角塔”音译,这一点我不但找当地渔民求证过,最重要的是在传世邮票的邮戳上得到清楚证明。”陈苏非常兴奋地介绍了一项其退休后最新的研究成果。


提起陈苏,就不得不提其集邮领域的成就。他从小学某天经过一个橱窗看到装裱好的邮票起,便彻底被邮票吸引。在进入福州市总工会工作后,他于1981年的五一期间组织了“郑恩德工人集邮家集邮展”。他还于1982年参与成立了福州市集邮协会,担任副秘书长、常任理事。


2016年4月,他在《海军集邮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《近代福州船政催生近代马尾邮政》的文章。这是第一篇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尾邮政发展史的文章,填补了马尾船政文化研究的一块空白。这是他通过3年时间,参考台湾两位集邮家大量邮票珍品后写就的。


▲陈苏主编或参编的著作


据他介绍,社会要发展,信息就要流通,邮政一直在历史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。近代以来,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“官邮驿路,民邮批局”的通邮制度已适应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,改革势在必行。鸦片战争带来了改革契机。


鸦片战争后,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《南京条约》,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。从此洋商便蜂拥而至开拓更大的市场,他们摸索着进入了闽江入海口,逆流而上几十里发现下游三江汇合处有港、有山,山下矗立着一座佛塔。塔下的陆地正可为泊舟之所。


于是老外赶紧向当地人打听地名。“当地人以为问此塔叫什么名字,便用福州话回答‘八角塔’。洋人会意后,就依音拼写成‘PAGODA’。”陈苏笑道,从此PAGODA就被创造出来,渐渐地洋人航海图里都把福州港标注为“PAGODA”。 1897年罗星塔邮局也应运而生。


谈及为何要研究马尾邮政,陈苏表示,马尾船政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邮政文化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。五口通商口催生了代表通信先进水平的近代邮政,到了民国完全西化的邮政更是促进马尾船政发展。“我希望用这篇文章从信息传播的角度,阐释马尾船政文化的先进性。”



陈苏参与编辑的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集》图册


“我这一生都不敢懈怠自己,没虚度年华,总是脚踏实地、凭良心做事。”回顾一生的作为,陈苏发出这样的感慨: 我一生与新中国同命运,初中毕业恰逢特殊年代,本来以为跟“文化” 从此无缘,谁知一路摸爬滚打,竟在“群众文化的战线上开拓出一片天地”。


1949年,陈苏出生于一个商行小职员家庭,一个姐姐、两个哥哥,排行老四。1957年上小学前,他开始接受教育,在下渡跟着一位私塾先生读过半年“人家斋”。但是他对民俗文化的爱好,却得益于左邻右舍。


据他回忆,他的邻居有一家从事百货生意的小商贩,这些人生活宽裕,男的喜欢听评话、女的喜欢看闽剧。于是每天晚上没事做他便会挤到人堆里听邻居讲戏文。


陈苏小时梦想仅是进公家单位找份稳定工作。解放后不久父亲中风落下一身残疾,主要靠母亲当裁缝工人养活一家。1966年他初中毕业就“上山下乡”,一走六年。他离梦想越来越远。


他先是到老家螺洲天福插队。在这里随遇而安的他,把一切当做“社会实践”。他种过田,办过工厂,由于成绩突出,1975年他以工农兵学员身份,推荐就读厦门化工学校石油化工专业。1977年毕业时,全班被安排在福建炼油厂,后来又被安排到三明化工厂。


“我被分到电石车间炼制电石作为乙炔原料,需在2000度高温炉前加料,那时上夜班总是担惊受怕,由于当时设备落后,很担心冶炼炉漏水、爆炸。”陈苏回忆到。后来他带头写了一份联名信给时任中国石油工业部部长,谁知竟得到回信。1979年3月他被分配到福州市总工会,担任福州市工人文化宫宣传科干事。从此,人生迎转折点,正式踏入文化界。


到工人文化宫后,他开始系统地接触职工文化工作。虽然他不是文化专业出身,但各级工会聚集着许多职工文化精英。于是他以文化宫为阵地,与他们交朋友,组织起职工书法协会等各种协会,举办各种活动。在这个岗位上,20年的功夫让他练出就轻驾熟组织群众文化工作的本领。



▲陈苏所著《闽都慈善群英大典》

从此,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去学什么。“群众工作是需要附身沾泥巴的工作,需要摒弃阳春白雪跟下里巴人学习”, 从民间曲艺,到俗语、谚语,他请教各方面专家,并自己研究出书。


“月光光,照池塘;骑竹马,过洪塘……”这是福州的一首名叫《月光光》的童谣,流传了一千多年。它的挖掘,正陈苏和同事们的成果。这就不得不提其在福州民间文艺家协的工作。


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89年,旨在把文艺精英们拧成一股绳,推动福州民俗文化保护传承。他担任主席后,和协会300多位会员一起努力, 秉持着对福州文化的热爱,将谜语、谚语、童谣等福州民间文艺的“火种”保留,并“播撒”社会。


在陈老的书柜里,记者看到《福州州乡土文化录编》《闽都民俗风情画》《海峡文人剪纸精粹》等反映和记载福州民间文艺的书籍密密麻麻。其论文《民间艺术仍然是城乡文化的基础构架》还获国家文化部群众文化科研成果“群星奖”。


此外,陈苏还组织了多场民俗活动、展览等,将福州民间文艺精品更好地“挖掘出土”。2011年举办了海峡文人剪纸展,将全国著名剪纸大师请到福州来交流学习;2012年和2013年,连续在三坊七巷举办了两届的“福州话”大赛,选拔能讲福州评话、伬唱,能唱方言歌曲的方言艺术人才;举办了喜娘大赛”,推出了“金牌喜娘”这一民俗文化品牌...
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“激情广场大家唱”活动。据陈苏回忆,2000年左右,央视已经有《激情广场大家唱》栏目,市群艺馆把它就地“移植”,当年五一节,把分布在全市各大公园、广场中群众自发的歌唱爱好者,请到五一广场,分成几个队,组织了首场“激情广场大家唱”。“省歌舞剧男中音歌唱家郑航,领唱了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。”陈老回忆起此事仍抑制不住激动。


从此每年都会举办 “外来工歌手赛”,元旦决出名次后,春节在五一广场呈现给市民。如今,“外来工歌手赛”已改名“新福州人歌手赛”,而“激情广场大家唱”更是发展壮大,荣获文化部最高奖——群星奖,已成为福州市群众文化工作的“金名片”。



▲陈苏


“福州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,福州的文化博大精深,而民间的文艺,如谚语、谜语、童谣等更是真正冒着热气,沾染泥土味,体现浓郁福州味道的文化精髓,若不加以保护,子孙后代若干年后只能去博物馆参观了。”陈苏说。


退休后陈苏一直都很关心闽都文化的发展。他家客厅就挂着大大的木刻楹联,映入眼帘的是林则徐的著名诗句:海纳百川有容乃大,壁立千仞无欲则刚。对于许多带有浓郁“福州制造”标志的民间文艺形式濒临失传的窘境,让陈苏时感清醒。


最近几年返乡探亲遇到的事,深深刺痛了陈苏。原来,陈苏隔段时间都会回到祖上曾世代生活的老家——仓山区螺洲镇的天福村。由于城市发展快,离开20多年后回来,陈苏认不得路,不得不求助路人。但是当他用福州话问了几个路人,回复的口音多是“四川话、江西话”。为此,陈苏还特意找了几个上了年纪,看起来像“本地人”的路人询问,却未果。


“连问路都难了,福州文化的根在哪里?还在吗?”陈苏不禁思考。据他了解,那个村庄当地人只有400多人,而外来务工人员却有4000多人。


▲陈苏主编的《采风马祖》


伴随着福州城市化展,越来越多外地文化,如“四川话、湖南话、江西话”等涌入福州人的耳根,“川菜、湘菜、东北菜”等抢占福州人的味蕾。外来文化的“侵袭”,“倒逼”着对本土民间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。


“越是乡土、越是民俗的东西,越有生命力,越有发展前景。”他说,到福州来旅游,更多是希望感受到这里是福州。那拿什么感受呢?当然是福州最有乡土味的东西,如福州话、闽菜等福州元素。


他建议,福州人应该要强调地域文化,使外乡人觉得福州话等福州本土文化很“妩媚”,“妩媚”是福州话的汉字直译,含义为“有趣,有意思”。这样就会让他们主动学习,就像学“粤语、闽南语”。然后,让其主动融入福州文化,最终爱上福州,成为“新福州人”,共同建设福州。


他还建议道:精炼闽都文化内涵。他说,为什么福州人不能像“湖南人,敢为天下先”“闽南人,爱拼才会赢”那样,用简要几个字概括?许多学术研究对闽都文化的定义太冗繁,既不好记也不好推广,应精炼。


时光如水。一眨眼,他已退休7年。但他放不下的仍是闽都文化。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。他说:小时候每当在家里说到“我”时,父亲说:什么我!我!小孩不礼貌。应改说“奴”!他对长辈,妇女,都谦“奴”或者 “人”。


“应该说,这只是福州谦卑文化的一角。福州要做好“斯文文化”的传承。“他说,福州人有着内敛、谦卑、低调的品质,这是很难得的宝贵的品德,值得提倡发扬。而他这个文化战线上的“老兵”,一定会坚守岗位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。


▲陈苏主编《福州市群众文化论文集研究与探索》

代表作品

作为福州知名民俗专家,著有《采风马祖》《精妙谜语》《谜府群玉》《百姓灯谜》《福州市群众文化论文集<研究与探索>》《闽都慈善群英大典》;主持编辑了《<闽都别记>与闽都文化研究文集》;参与编辑了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集》图册、《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邮票全集》《邓小平邮票全集》《闽都橄榄文化》《海峡文人剪纸精翠》。论文《民间艺术仍然是城乡文化的基本构架》,于2001年获国家文化部群众文化科研成果---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。撰写各种邮文丶文史资料30余万言。


往期阅读

聚焦闽都文化,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


► “梅叟”何振岱:孤标傲岸一高士 教泽广布“十才女”

► “老骥”陈章武:踏遍青山人未老

► “劲骨青松”虞孝龙:朗月有清风 师古得真传

► “听竹斋主”余险峰:心融儒道释,艺绝画诗书

► “老蔌”陈叔侗:毕生文事尽丹忱,戮力史志留闽声

► “文艺界常青树”许怀中:似水流年山海情深,文学创作与研究同行

► “福州女儿”冰心:爱燃橘灯 闽都文脉滋润最初的“文心”

► “问耕斋主”王立根:戮力“闽语”潮头立,踏遍“文山”不老根



来源:福州新闻网

作者:王礼林

编辑:林少斌


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

昵称
微信号昵称微信号
福州日报fuzhouribao福州晚报fuzhouwb
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fzrbjiaoyu福州晚报东街口dongjiekou-FZWB
福州日报HAPPY团fzrbhappy影像福州image_fz 
福州新闻网fzxww83762780homeland家园
homeland_mag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